第2367章 再见爵位,镇海伯-《大明暴君,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大将军,这尚方宝剑,是陛下对你的信任,你可要好生善用,不要辜负陛下的期望。”

    “末将必不负陛下所托!”

    “恭喜镇海伯,一会儿要向您讨杯喜酒了!”

    “都是陛下恩赐!”

    郑芝龙很是客气了一句,随即道:“汪大人,末将要回去供奉圣旨,失陪一会儿!”

    “好说!”

    汪兴国说着,朝着后方招了招手,一名军士送过来了一个上面雕刻着龙凤等吉祥图案的精美盒子。

    “想着您这儿估计也没有放圣旨的地儿,本官特意给您定了一下,先用一下?”

    “多谢汪大人,真是解了末将之所急!”

    郑芝龙接过盒子,再次感谢了一句。

    一道圣旨从颁发到接旨人手上那是需要经历‘迎、听、供、行’等一整套流程的。

    迎和听是四步中最为隆重的,在衙门大堂或家中正厅设置一个‘香案’,在钦差宣读圣旨之前或之后,通常会进行简单的焚香叩拜仪式,这个香是敬给‘皇权’和‘天命’的。

    而后全员出动,开中门,跪听宣读。

    接过圣旨,招待完宣读圣旨的人后,这道圣旨会用专用的木匣来珍藏,这个匣子被称为 ‘圣旨匣’ 或 ‘诰敕匣’。

    如果圣旨是封赠祖先的,需要供奉在祠堂里,与祖先牌位一起接受祭祀。

    如果是授予本人或者奖赏的圣旨,则是需要供奉在府邸正厅的中央位置或者一个高高的架子上,这个过程称之为供奉中堂” 。

    这个供字本身就包含了敬畏、尊奉和时常祭祀的含义。

    以后的重大节日时,还需要请出圣旨匣,再次焚香叩拜,以示不忘皇恩。

    敢将圣旨随意乱放的,被人发现参一个大不敬之罪,那就是吃不了兜着着。

    大不敬可是十恶重罪之六,即便是因疏忽大意导致圣旨被污损,最轻也得杖六十至一百。

    同时,会伴随革职或降级的行政处分,并罚俸,其仕途基本到此为止。

    中等的如明知故犯、保管条件恶劣,导致圣旨破损,轻则劳役数年,重则直接流放,流放就意味着死亡。

    最重处罚,诸如毁弃、焚烧圣旨,轻则斩首或绞刑,重则妻女没官为奴,儿子流放,圣旨直接全家问斩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