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话说,唐老爷假扮县太爷, 排兵布阵重建了都江大坝,解决了沿线的受灾居民的生活保障。 老百姓们欢呼雀跃...... 于是唐老爷决定修建碑文,让优秀光荣传统,传承下去...... 唐老爷亲自带领俊涛钱浩等随从, 他们先渡船来到了鱼嘴之上,看到了对面有很多居民,去二王庙求香拜佛要绕很远, 于是他决定再造一条大桥,以木排石墩承托,用粗竹缆横挂江面, 上铺木板为桥面,两旁以竹索为栏,桥为钢索混凝土桩,全长约500米。 三天就建成了。 唐老爷亲自赐名“ 安澜索桥 ”。 还在内江“ 凤栖窝 ” 处河床下埋下卧铁,可以鉴定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! 三天后,唐老爷们通过安澜索桥, 很快就来到了二王庙,在李冰铜像旁上了三炷香。 唐老爷为了造福后代百姓,决定在二王庙的大石壁上,书写治水“ 三字经”。 在大壁上 写下六个蓝色大字:“ 深做摊,低作堰 ”。 然后旁边立小黑碑,碑上用白字,上写: “ 深做摊,低作堰,六字传,千秋鉴。挖河心,堆堤岸。分四六,平潦旱。水画符,铁桩见。笼编密,石装健。砌鱼嘴,安宝瓶。岁修勤,遇防患。遵旧制,勿擅变。” 落款: 唐老爷 时间:祁隆三十三年. 唐老爷走到了上回的二郎神铜像前, 好像觉得缺了点什么。 第(1/3)页